时间:2022-08-27 20:56:51 | 浏览:750
文|行者
随着北京耀莱影城(五棵松店)因所在商场问题,而闭店之后,中国电影市场上影院票房排名再次重新洗牌。
在过去几年中,该影院一直占据全国影院收入第一的位置。如今,根据猫眼专业版数据,每月全国影院排名时常发生变动,也让大家看到了不同的可能。
自2020年开始,北京首都电影院(西单店)成为了全国影院票房收入的新冠军。
北京首都电影院(西单店)
据统计,截至发稿前,中国内地电影市场全年票房已近460.06亿元。截至2021年9月底,中国电影市场大银幕总数已达80743块。
作为产业链下游的电影院,对于整个市场的变化感受最为直接与真实,最具发言权。2021年,中国院线市场呈现哪些特点与变化?对此,1905电影网采访了卢米埃影业营运中心副总裁吴秀琦、首都电影院副总经理于超、UME影院运营总监蔡晓雪等国内头部影院代表。
票房集中化
营收多元化
“重点档期在全年有一定的票房产出保障,是头部影片的首选。与往年相比,不同之处在于2021年受到疫情不确定性影响,影片调整档期的状况会更多,集中往重点档期靠拢的状况确实会更明显,毕竟重点档期观影人次及票房产出较多。”吴秀琦率先给出了自己的观点。现实因素影响之下,重点档期影片扎堆现象更加明显。
同时,她也表示“影片内容依然是票房竞争核心,档期选择及宣发都非常重要,挤入重点档期意味着更多竞争,选择权还是在观众手里。影院排片主要依据票房产出,2021年也不乏挤入重点档期但票房失利的状况出现。”
据统计,截至当前,卢米埃2021年票房产出前十影片,《长津湖》《我和我的父辈》《你好,李焕英》《唐人街探案3》等,均来自黄金档期。
除了票房产出更加集中外,影院营收多元化已经成为市场常态。除了以往常规的卖品收入外,2021年不少影院开始与话剧、脱口秀、剧本杀等商业模式,展开合作。
“2021年影院仍然处于恢复阶段,现在看恢复如初还需一段时间,所以对影院来说生存是摆在头一位的要务。包括首都电影院西单店在内的我们多家影院,都已经在做一些比如说舞台影像的高清放映、相声,或者是类似内容的引进。”于超表示如何最大程度利用影院时间与空间的闲置资源,成为摆在影院面前的一道思考题。影院+各种商业模式的尝试与探索,逐渐增多。
在1905电影网今年7月份的老电影院生存现状调查中发现,地质礼堂、劲松电影院、东宫影剧院等许多年代悠久的影院,也开始与开心麻花等话剧团队展开合作,有的甚至还会提供会议、活动场地租赁等服务。一些新影院更是与婚庆公司、剧本杀团队合作,解锁更多场景体验。
“无论大众认知,还是自我定位来看。目前,影院就是电影放映场所,但是互联网时代下,这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2021年的一次业内论坛上,峨影集团太平洋电影CEO黄莎坦言面对新形势,影院要对勇于自我革新。她认为业态多元化、发挥内容价值、影院空间的重构、消费场景的体验化,将成为未来影院发展4大关键点。
国产影片承包惊喜
多个档期创造影史最高纪录
2021年元旦档、春节档、清明档票房连创新高,为中国电影市场高速复苏奠定基础。作为电影产业“神经”末梢的电影院,有了更多营收保障。
“首先是惊喜,今年从春节《你好,李焕英》开始,然后到国庆档的《长津湖》,包括最近票房黑马《扬名立万》,国产影片给我们带来的惊喜是一部接着一部。”蔡晓雪表示从个人角度而言,惊喜是2021年内地院线市场发展的关键词之一。而国产电影承包了国内观众的所有惊喜。
2021年,国产电影成为市场的绝对主角。其中,《长津湖》、《你好,李焕英》两部票房50亿+影片,前者累计票房更是超越《战狼2》,创造内地影史单片票房新高。
“从这些国产影片、包括电影院的从业者等整个行业来说,我们是能够看到大家都在努力的,整个行业是非常有希望的。”希望成为蔡晓雪对于内地影市年终总结时的另一大关键词。电影人的不离不弃,好作品的接二连三,让市场发展前景充满希望。
这与于超的看法不谋而合。
“因为至少在这一年我们看到了像《你好,李焕英》《唐探3》《长津湖》,这些票房过40亿甚至50亿的爆款影片。好的档期,热门的影片,让我们看到后续发展的希望。”于超认为国产影片的优异表现,让未来市场恢复如初有了更多希望。
影视产业上游内容制作段的相关数据表现,更是从正面表明整个行业未来可期。2021年第一季度,横店、象山等影视基地的剧组入驻数量,超越历史同期最好成绩。
大银幕数量将保持增长
未来机遇与挑战并存
根据国家电影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9月底,中国电影市场共有影院14235家、银幕80743块,银幕数正式突破8万块大关,日均新增银幕17.8块。
疫情常态化下,这一增长来之不易。
“我觉得市场需求以及国家支持成为增长主要原因。市场需求因素为主,就是观众对于好的内容的这种需求不会有变化。作为组成文化生活的一部分,国家层面对整个电影产业的支持和扶持力度还是可见的。”于超认为2021年中国电影市场大银幕数量持续增长原因有二,未来还将保持增长趋势。
未来不同城市的影院增长情况,将根据实际情况更加细分。
“一二线城市影院数量相对饱和,增长速度放缓,三四线城市人口及建设发展加速,新建影院的数量增长会更快。”吴秀琦认为未来三四线城市将成大银幕增长主力军,一二线城市的影院布局更加合理。差异化增长,将成为未来国内影院发展的趋势之一。
随着中国城镇化率的进一步提升,乡镇影院或将成为院线市场价值洼地。据统计,中国内地银幕数量达到80743块时,乡镇影院银幕数量为12958块,占比整体16%,仍有一定上升空间。
在各方的努力与支持下,中国电影产业未来可期。
/ 开奖 /
恭喜
流峪飞侠、大橘、任彤彤
获得《误杀2》电影兑换券
分享、赞与在看
只要你点,我们就是好朋友
1905电影网讯据悉,昨日上海大光明影院正式改为24小时影院,将全天排片营业,上海的影迷们在晚上至凌晨的时间段有了新的选择。大部分网友对此表示欢迎,热评纷纷表示想要“去通宵看电影”。上海大光明影院始建于1928年,是亚洲第一座宽银幕电影院和
5月27日,中国电影家协会发布《电影院生存状况调研报告》,报告显示,今年一季度全国总票房22.38亿元,同比去年下降88%。受访187家影院提供数据显示,一季度每家影院平均收入34.45万元,平均运营成本为117.9万元。全部影院从2月开始
文|行者随着北京耀莱影城(五棵松店)因所在商场问题,而闭店之后,中国电影市场上影院票房排名再次重新洗牌。在过去几年中,该影院一直占据全国影院收入第一的位置。如今,根据猫眼专业版数据,每月全国影院排名时常发生变动,也让大家看到了不同的可能。自
7月16日晚,历经100天改造后焕然一新的永汉电影院举行复业亮灯仪式,以电影生活空间的新面貌正式与大家见面。永汉电影院升级后外观位于北京路186号的永汉电影院初建于1927年,是广州早期电影院之一。永汉电影院曾在20世纪40年代经历战火,后
来源:法治日报一些私人影院,环境脏乱差隐私难保障 记者调查私人影院发展现状 调查动机 近年来,随着中国电影市场的火热,Blu-ray、投影仪等技术和设备的发展,私人影院逐渐兴起。一个个独立的包厢里面放着座椅沙发,设置投影仪、大幕布、音响设备
澎湃新闻记者 陈晨电影院即将正式回归上海生活。自今年3月10日关闭以来,电影院已经从上海市民的生活中消失了一百多天。作为全国最重要的一线票仓城市,上海影院的缺席,直接导致了全国影市进入低迷。大量优质国产片撤档,清明、五一、端午三个小长假,由
拥有全国最多影院数量、中国第二大影院品牌——大地影院,却在今年频频新增被执行人信息,今日,大地影院发展有限公司再次新增一则。目前,该公司被执行总金额已超1.5亿元,其公司法人、董事长也被下达限制消费令。更值得注意的是,不到半年时间内,大地影
新京报讯(记者周慧晓婉)据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6月6日北京全城共有132家影院开放营业,包括朝阳区46家,海淀区15家,房山区、大兴区各11家。保利国际影城(苹果园店)售票截图。记者致电海淀区华联影院(原橙天嘉禾万柳店),对方表示今日已经开
光明网记者 姚坤森疫情发生以来影院停业,电影行业发展无疑受到一定影响。猫眼研究院最近调研显示,当前虽然线上、电视端观影仍为疫情防控期间的主要娱乐活动之一,但观众对于院线观影热情依旧旺盛,七成受访者期待去影院观影。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到
新华社上海9月11日电(记者许晓青)在票房和银幕数全国领先的上海,看电影正变得更加便捷舒适。未来,到上海市郊体验农家乐的同时,还可以顺路看场电影,乡镇影院近在咫尺,农村电影放映也将更加活跃。上海市电影局近日出台《关于推进五个新城、乡镇影院建
停业半年后终于可以复业的电影院,都在做怎样的准备?根据国家电影局7月16日发布的通知,低风险地区的电影院在各项防控措施有效落实到位的前提下,可于7月20日有序恢复开放营业。7月17日,响应国家电影局,上海、杭州等地也发文推进影院复工。与此同
经济观察网 记者 谢楚楚 一场因排片少而被片方暂停合作引发的舆论事件于近期达成和解。1月26日,浙江博纳影视制作有限公司发布《关于恢复与永嘉国大影院合作的通知》,“鉴于贵影院真诚地表达了致歉,相关涉事员工也向我方驻地发行员工做了诚恳的道歉,
日前,国家电影局发布通知,中高风险地区电影院暂不开放,低风险地区电影院上座率不得高于75%。如今受疫情再次冲击,影院企业变得更加落寞和困难。企查查数据显示,截止到2021年8月6日,我国现存“影院”相关企业共1.5万家。2018年是近十年注
搭建一套家庭影院究竟需要怎样的筹备?这个问题对于大多数朋友都是“天书”级别的存在。可经历了近两年的生活节奏之后,越来越多朋友选择面对这个问题。无他,家永远是安稳的避风港,科技进步也让人能在家享受到出色的影音体验。 在解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
第23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张贴海报。 张亨伟 摄第23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张贴海报。 张亨伟 摄中新网上海7月21日电 (记者 张亨伟)21日,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第23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展映影院在上海召开防疫安全服务技术培训会。第23届上海国际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