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27 20:57:21 | 浏览:613
3月27日晚,据新华日报社旗下交汇点资讯报道,接到国家电影局通知,所有影院暂不复业,已复业的立即暂停营业,具体复业时间需等待国家电影局通知。
3月27日晚间,中新经纬记者在售票平台查询到,部分之前已开放购票的影城虽仍保留“正在上映”的影讯,然而3月28日之后的电影票已无法购买。
截图来源:淘票票
线上购票渠道关闭,可在规定时间内退票
3月26日,上海市举行的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新闻发布会透露,上海影院将从3月28日起对外营业,全市共有首批205家影院将在当天复市。
在此之前,国内部分地区影院已开始复工,然而票房可以用“惨淡”形容。猫眼专业版显示,3月20日全国河南、福建、四川等地共486家影院复工,复工率为4.28%,而当日票房仅为1.38万元。
近日,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已确定了第一批复映影片,包括《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国合伙人》《狼图腾》《战狼2》《流浪地球》《何以为家》《少年的你》《绿皮书》等近20部。
3月27日下午,中新经纬记者在淘票票、猫眼等平台上查询北京地区的影片信息,均显示没有正在上映的影片。而上海已有多家影城正在销售或预售电影票,包括《误杀》《流浪地球》《湄公河行动》等热片。以《流浪地球》为例,消费者可选择在太平洋影城、万达影城、嘉定宝龙横店电影城等观看,且大部分影院的日均排片场次均不到5场,低于平常的热片平均场次数。
中新经纬记者查询发现,截至3月27日晚21时,上海多家影院仍保留正在上映的影讯,3月28日、29日的电影票仍可购买;22时左右开始,猫眼App已不能购买3月28日之后的电影票,虽然影片及场次讯息仍保留,但购票时显示“座位预订失败”或“该场次已售完”。23时左右,猫眼App上的购票页面已不显示影院信息。
截至3月27日21时,多家影院仍在线上售票 截图来源:猫眼APP
同时,电影院提供退改签服务,但标准因各影院而异:部分影院规定未取票据开场时间60分钟前可免费退款或改签,据开场60分钟以内不允许退改签;而部分影院称开场前均可免费退改签,开场后则不允许。
中新经纬记者尝试在淘票票平台购买多家上海影院的电影票,均显示“系统忙,稍后再试”。随后,购票界面已无座位信息,显示为“该影院已经暂停营业,后续将继续提供服务”。
此外,上述两平台在广州及深圳的在映影片及可选影院均较少,且截至发稿前均已无法购买3月28日之后的电影票。
据公开信息,上海市自3月3日起已无新增本地确诊病例,市政府决定自3月24日零时起,将上海市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级别由一级响应调整为二级响应。广东省自2月24日9时起,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响应级别由省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调整为二级响应。而北京、天津、湖北及河北仍维持一级应急响应级别。
电影院“报复性消费”还会来吗?
在社交平台上,影院“暂不复工”通知引起了网友的讨论。部分网友表示,目前防疫工作仍在进行当中,电影院属于聚集场所,虽然采取交叉、隔排售票制,但仍有风险,不急在一时;也有观点认为,去电影院消费有助于市场经济复苏,部分地区影院复工风险较小。
小博同学001:有些人真是太自私了,那些说不应该复业的,你有没有想过电影院和员工的感受,让你的单位不复工,让你在家里呆着没有工资,也应该吗?
生有所思:没有新影片敢上映,开了也没有用。
赵老宽呀:再等等吧,不能功亏一篑,不去电影院又不是活不了。
FavourableYou:都等了那么长时间了,还差这一会???确保安全了再去。
北京消费者徐芸向中新经纬记者表示,此前宣布将重映的影片均为旧片,且许多影片在爱奇艺、优酷、哔哩哔哩等视频平台均有资源,对她而言很难激起重回影院的热情。“花几十块钱买个视频平台会员,就可以看多部影片,我在疫情期间早就看了好几部,不用到电影院‘二刷’。什么时候今年春节档的那几部电影上映了,我没准会抢着去看。”
虽然线下观影仍待时日,但影院及购票平台却已蠢蠢欲动,用各种方式“怒刷存在感”。
目前,部分在线购票平台已推出名为“低价囤票,疫后观影”的服务,向用户销售部分影城的低折扣代金券,并以“超长有效期”作为卖点。如北京中影星美国际影城推出售价2.9元的价值15元代金券;北京耀莱成龙影城推出99元观影套餐,内含电影兑换券、套餐兑换券等。截至发稿前,上述商品仍可购买,有效期均为今年5月至9月。
截图来源:支付宝
与此同时,一些影院开始在线上销售电影周边产品。据了解,万达影城、博纳国际影城、金逸影城、大地影院等已纷纷通过线上渠道开设卖品店,清理存货。
阿里影业旗下灯塔研究院发布的《2020年中国电影市场复苏策略报告》显示,8成观众对影院观影意愿强烈,近半数用户表示疫情结束后观影频率会有提升。然而,电影市场复苏将是逐步的过程,而非爆发性增长。
业内有分析称,目前来看影院一季度的票房基本全部损失,疫情恢复后,“报复性消费”即便出现,也必须等到足够安全的时候。
(来源:中新经纬)
5月27日,中国电影家协会发布《电影院生存状况调研报告》,报告显示,今年一季度全国总票房22.38亿元,同比去年下降88%。受访187家影院提供数据显示,一季度每家影院平均收入34.45万元,平均运营成本为117.9万元。全部影院从2月开始
共5张1905电影网讯 电影院只能看电影?大地影院首次打破常规,将音乐节搬进了电影院里。6月18日,大地影院“me现场”巡演在天津市SM滨海城市广场自由人影城举行。这是继杭州、合肥之后的第三站。参与本次演出的有1022女声组合、李行亮、郝云
春节贺岁档电影终于快要来了,因为新冠病毒疫情的影响,你有多久没有去电影院看大片了?想想以前经常去看看美国大片,想想还有些怀念呢,随着疫情已经得到有效控制,可如何在生意快速回血的时候,给顾客一个好的观看体验感呢?那电影院的设计怎么办? 摘选6
1905电影网讯据悉,昨日上海大光明影院正式改为24小时影院,将全天排片营业,上海的影迷们在晚上至凌晨的时间段有了新的选择。大部分网友对此表示欢迎,热评纷纷表示想要“去通宵看电影”。上海大光明影院始建于1928年,是亚洲第一座宽银幕电影院和
7月16日晚,历经100天改造后焕然一新的永汉电影院举行复业亮灯仪式,以电影生活空间的新面貌正式与大家见面。永汉电影院升级后外观位于北京路186号的永汉电影院初建于1927年,是广州早期电影院之一。永汉电影院曾在20世纪40年代经历战火,后
澎湃新闻记者 陈晨电影院即将正式回归上海生活。自今年3月10日关闭以来,电影院已经从上海市民的生活中消失了一百多天。作为全国最重要的一线票仓城市,上海影院的缺席,直接导致了全国影市进入低迷。大量优质国产片撤档,清明、五一、端午三个小长假,由
光明网记者 姚坤森疫情发生以来影院停业,电影行业发展无疑受到一定影响。猫眼研究院最近调研显示,当前虽然线上、电视端观影仍为疫情防控期间的主要娱乐活动之一,但观众对于院线观影热情依旧旺盛,七成受访者期待去影院观影。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到
第23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张贴海报。 张亨伟 摄第23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张贴海报。 张亨伟 摄中新网上海7月21日电 (记者 张亨伟)21日,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第23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展映影院在上海召开防疫安全服务技术培训会。第23届上海国际电影
文 |李佳蕾编辑|万晓茜制图|李 骁2021中国电影院线在“后疫情时代”的背景下,全国电影院的数量依旧处于增长之中,一方面反映出资本对于电影产业的兴趣并未消减,也间接证明了中国电影产业在疫情防控措施下的有效恢复。另一方面说明我国影院数量依旧
本刊记者/倪伟 徐鹏远发于2022.4.11总第1039期《中国新闻周刊》“靴子落了地,济南影院即日起关门。”3月30日,董文欣在朋友圈转发了一张红头文件,语气平静地说道。当天,济南通报4例新冠阳性病例。两天前,她还庆幸地对《中国新闻周刊》
停,进影院观影还要等等!国家电影局叫停影院复业。国家电影局:所有影院暂不复业 已复业的立即暂停营业。从江苏省电影局获悉,接国家电影局通知,所有影院暂不复业,已复业的立即暂停营业,具体复业时间等国家电影局通知。猫眼专业版数据显示,截至3月23
【重回影院!转存,收好这份电影院安全观影小贴士】今天,电影院开门了,但目前疫情仍未结束,安全观影尤为重要!想去看电影,都要做哪些准备?转给小伙伴一起看!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
国泰电影院,原名国泰大戏院(Cathay Theatre),建于1930年。它是外商筹资兴建的(一说由英籍广东人卢根投资兴建),由鸿达洋行设计,1931年竣工。国泰大戏院占地1559平方米(一说1893平方米),建筑面积2153平方米。钢筋
[PConline 评测]二十年前我们肯定没有想到,“看电影”这件事会像十年后那么随心随意;十年前我们肯定没有想到,十年后的现在“看电影”不仅随心随意,而且还能追求更好的效果。现在获取影片的方式不仅简单,而且还能玩出更好的效果。短视频平台不
一场新冠肺炎疫情,让我们原本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尽管购物中心、商铺、餐厅等场所均已正常营业,但自今年1月禁止聚集开始,越来越多人已经习惯在家里自主创立娱乐方式。尤其是至今仍未恢复正常营业的电影院,让郁闷了接近半年的电影爱好者,忍不住开